诺嘉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球星风采

文章内容

世界十大任意球大师,任意球大师排名

tamoadmin 2024-07-29
1.小罗、贝克汉姆、卡洛斯、皮尔洛、c罗和儒尼尼奥谁任意球最好?2.任意球破门排行榜前十名3.如何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现在世界足坛现役的任意球大师是寥寥无几了!

1.小罗、贝克汉姆、卡洛斯、皮尔洛、c罗和儒尼尼奥谁任意球最好?

2.任意球破门排行榜前十名

3.如何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

世界十大任意球大师,任意球大师排名

现在世界足坛现役的任意球大师是寥寥无几了!

我想c罗在当下这种情况下封个任意球大师也算是无可争议的了!毕竟数据最有说服力.

还有米兰的皮尔洛 小罗 从里昂转会走的儒尼尼奥

国米的斯内德上赛季也算是屡有斩获!

皮耶罗这个当然不能忘,还有托蒂虽然这两人老了!任意球的功夫是老当益壮型的!对了贝克汉姆还没有退役。

哈维不进球了都交给梅西和阿尔维斯了!

德罗巴这几年在斯坦福桥也练就了一脚过硬的任意球功夫!

小罗、贝克汉姆、卡洛斯、皮尔洛、c罗和儒尼尼奥谁任意球最好?

在《EURO SPORT》评选的10大任意球大师中,儒儒尼奥位居第一,其后分别是:贝克汉姆、罗纳尔迪尼奥、普拉蒂尼、梅西、卡洛斯、马拉多纳、科曼以及C罗。

普拉蒂尼,他帮助法国队夺得冠军,三次成为欧洲足球先生,年轻的普拉蒂尼在21岁时便加入了国家队,他很快就展现出了出色的任意球技巧。

贝克汉姆,贝克汉姆长得帅,他的射门人送外号称圆月弯刀,其代表作包括在98年世界杯上攻入哥伦比亚的一次任意球,2002世界杯资格赛最后时刻面对希腊队的任意球。太多经典的任意球了。

儒尼尼奥·佩南布卡诺,尽管并不效力于欧洲顶级豪门,但在欧洲赛场上让人印象深刻,是当时公认的任意球大师,他的任意球精准,角度诡异, 被称作“落叶球之王”。

罗伯特.卡洛斯,被誉为暴力之王。身为一代大师级任意球手,罗贝特·卡洛斯展示了他出色的任意球技术,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19年四国赛中,卡洛斯踢出的一记惊世骇俗的任意球。

哈伊洛维奇,作为一个后场防守型球员,哈伊洛维奇不仅拥有出色的防守和判断力,而且技术娴熟,其任意球特点是势大力沉,角度特别刁钻。

罗纳尔迪尼奥,小罗技术很全面,而且想象力丰富,任意球风格也有许多变化。不但能罚出漂亮的弧线,也能远距离吊射,还能贴地射门。

C罗,他最大的特色就是电梯球,就像他在场上的风格一样,出脚后,球快速旋转到达球门之前突然变向极速下落,使守门员措手不及,很难扑出去。

十大任意球大师是什么?

十大任意球大师是足球界的十位球星在任意球上的造诣比较高,能力比较出众,能够在比赛之中通过任意球的方式来帮助球队获得胜利,得到越来越多球迷的认可,从而称之为大师。

霸王枪---奇拉维特、屠龙刀---罗纳尔迪尼奥、倚天剑---小儒尼尼奥、捻花指---雷科巴、凌波微步---里瓦尔多、落叶斩---佐拉、玄铁重剑---卡洛斯。

圆月弯刀---贝克汉姆、小李飞刀---米哈伊洛维奇、孤独九剑---卡里奥卡这十位球星的各种经典的比赛也在后来被人们封之为,在各自的时代之中留下了光辉的一笔,让后人很难去超越。他们将会在世界足坛上留下精彩的一页。

任意球破门排行榜前十名

小贝最高,然后卡洛斯第二,小罗和皮尔洛并列第三,儒尼尼奥第四,C罗还得往后排,第五排不上。

小贝是世界任意球大师获得第一次数最多的,即使到他38岁,也就是退役的去年2013年,他也排到世界第三。特点,世界最大的弧线,形状如弯刀和圆月般,圆月弯刀因此得名,平均时速60KM,过人墙后急剧下降,贝克汉姆是世界上唯一罚10次任意球,9次动作都不变形的球员。

卡洛斯,当年跟小贝的任意球大师评比里不是第一就是第二,但比小贝差点。特点是大力轰门,打中国队创造了149KM的时速,从国门江津的脸庞擦过,比较有名的是四国邀请赛打法国的天外飞仙,球朝角旗飞去,但一个大弧线飞回,这脚弧线堪比贝氏弧线甚至更大,法国国门巴特兹毫无反应。

小罗和皮尔洛水准差不多。小罗最著名的是世界杯吊门英格兰国门西曼,后者受辱赛后退出了国家队;皮尔洛著名的是电梯球,摇摆不定,容易晃门将,皮球看着往左飞,一会又飞右边去了,

儒尼尼奥第四,特点和小罗差不多,就是搓弧线。

C罗排名得靠后,特点是“战斧”,就是直上直下,落叶球。

如何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

任意球破门排行榜前十名是卡里奥卡、米哈伊洛维奇、贝克汉姆、卡洛斯、佐拉、里瓦尔多、雷科巴、小儒尼尼奥、罗纳尔迪尼奥、奇拉维特等。

1、卡里奥卡

在巴西足坛人们提起任意球大师第一个窜入脑海的并不是卡洛斯,而是富有色彩的卡里奥卡。哪怕是那些克林蒂安队的死敌球迷也不得不承认他是巴西足坛最有分量的大内高手。

2、米哈伊洛维奇

米哈伊洛维奇左脚外脚背的任意球抽射是米哈拿手好戏,在距离球门40米内的直接任意球射门无懈可击。米哈的任意球势大力沉,是角度刁钻而且旋转强烈的结合的艺术品。

3、贝克汉姆

贝克汉姆从小接受科班训练,一招一式看上去非常朴实正统。而为了让速度提高,他必须扭摆全身,让身体完全倾斜来增大皮球的内旋速度,因此通常给人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感觉,因此才有了我们常见的贝氏任意球主罚姿势。

4、卡洛斯

其貌不扬的巴西小个子卡洛斯有着一个神奇的左脚,他上肢短小,大腿粗壮有力,小腿摆动幅度隐蔽和迅速,依托强大的爆发力量主罚任意球。

5、佐拉

佐拉的任意球多依靠内脚背的撩射,让皮球从空中高高划出一道彩虹近而下坠。以旋转和弧度见长,其线路之变化颇有几分诡异色彩,而他那师从马拉多那的细腻脚法更让他谙熟任意球的制胜之道。

6、里瓦尔多

典型的南美派任意球高手,有着白贝利济科一样出众的脚法,而且更为难得的是其左右脚都能灵活射门,更擅长以四两拨千斤的轻盈来躲避看似固若金汤的人墙,让皮球以时高时低的旋转砸向球门的四个死角。

7、雷科巴

雷科巴身体素质全面脚头硬朗,在射门这一环节上有自己特有的优势,所罚任意球多为低平球,角度绝佳。

8、小儒尼尼奥

据统计小儒尼尼奥每七次主罚定位球就有一次绕过人墙旋入球门,这个概率是何等可怕。

9、罗纳尔迪尼奥

罗纳尔迪尼奥的任意球把速度与弧线结合得异常,在格雷米欧,在巴黎,在巴塞罗那,人们习惯了他用一次次精准的半高球羞辱对方门将。

10、奇拉维特

奇拉维特作为一名守门员,却有着出色的远射功底,他曾经在中场附近射门中的。不过,奇拉维特还是更拿手任意球。

如何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

有人说主要靠经验,有人说靠天赋,但是大量的研究发现:不论是经验还是天赋,都不是成为专家的关键因素。

经验并不能让你成为专家。

任何一个工作10年的人都很有经验,但是他们大部分并没有做到领域内专家。

NSEAD商学院有一项研究发现:比起只有少量经验的人,大体而言,更有经验的管理者并没有产生高效的效果。

天赋也不能让你成为专家。

即使在国际象棋这样的『高脑力活动』中,研究发现,国际上一些排名靠前的大师,甚至在天生智力上低于普通人。

那么什么决定了一个人可以成为顶尖的专家,并且做出领域内的卓越成就?

为什么大部分人不能像杰克·韦尔奇一样管理企业,不能像大卫·奥格威一样设计广告,不能像梅西一样踢球,不能像二郎一样做寿司?

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完全不能做到的事情,一些大师级人物却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做到?不论是为市值千亿的大公司制定战略,还是做出影响大众、让人口口相传的广告文案,还是在赛场上轻易过掉强队的中后卫,还是85岁高龄做出让总统惊叹的寿司?

或者看看周围的大多数人,他们工作勤奋,也经常看书学习,有的甚至有10年工作经验,但是为什么没有因此成为更优秀的人?更残酷的是,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内,几乎永远也无法达到或者接近伟大的水平。

心理学家 Ericsson 的研究发现:决定伟大水平和一般水平的关键因素,既不是天赋,也不是经验,而是『刻意练习』的程度。

刻意练习是指为了提高绩效而被刻意设计出来的练习,它要求一个人离开自己的熟练和舒适区域,不断地依据方法去练习和提高。

比如足球爱好者只不过是享受踢球的过程,普通的足球运动员只不过是例行惯事地训练和参加比赛,而顶尖的足球运动员却不断地发现现有能力的不足,并且不断以自己不舒服的方式挑战并练习高难度的动作。

而这种刻意练习的程度,而不是单纯的工作经验,真正决定了顶尖大师和一般职员的差距。

有的人有10年工作经验,但是大部分时间都在无意识地重复自己已经做过的事情,真正刻意练习的时间可能10小时都不到。

有的人只有2年工作经验,但是每天花费大量额外的时间做刻意练习,不断挑战自己完成任务水准的极限,用于刻意练习的时间可能会有1000小时。

所以,为什么有的人工作 10 年,仍然不是专家,而有的人 2 年时间,足够表现卓越?

表面上看是10年和2年的差距,实际上是10小时和1000小时的差距——因为真正决定水平高低的,并不是工作时间,而是真正用于刻意练习的时间。

这就导致了,一部分人只是在无意识地增长经验,在35岁之后就感叹力不从心;而另一部分人通过大量的刻意练习,逐渐用更快地速度达到顶尖水平。

更可怕的是,随着商业环境的变化(比如移动互联网经济),整个社会正在迅速拉开顶尖水平和二流水平的差距。

在过去,如果你羡慕邻居公司有个一流的销售员,每个月能拿100W的订单;不用担心,你只需要雇佣10个二流销售员就完了——反正质量差距可以用数量差距来弥补。

而现在,如果通过互联网文案来营销,1个一流文案所创造的价值,1000个二流文案都无法弥补。

再比如商业战略,一个顶尖战略专家1天创造出来的价值,可能是一个对战略似是而非的人一辈子都无法创造的。

当数量越来越难以弥补质量的差距,『顶尖水平的专家』就会变成越来越稀缺的。

所以,通过刻意练习来逐渐成为顶尖水平的专家,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那么如何刻意练习?

设你现在在从事任何一个领域,同时找到了一系列的教材、任务,如何开始呢?

1 、避免自动完成

自检问题:你今天的工作,是有意识地刻意提升,还是在自动完成?

比如一开始学习驾驶的时候,你会去刻意地记忆如何换挡、如何刹车,当遇到情况需要刹车的时候,你就会回忆起刹车的要领(比如既要踩离合,又要踩刹车),并且在头脑中执行这个要领。

然后,随着练习的增加,你做这些事情会越来越熟练。

直到到了某个时刻,你遇到情况就会立刻刹车——这个动作是自动完成的,你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是如何刹车的。

一旦进入了这种『自动完成』的状态,我们对驾驶技术的改善将会不断降低并最终停止。

而真正想要达到专家水平的车手,从来不允许自己进入这种『自动完成』的状态——每过一个弯,他都会刻意去思考刚刚过弯用了什么技巧、表现得怎么样、应该如何提升。

对于每一项工作,大部分人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都会逐渐进入『自动完成』的状态。而真正想要成为高水平专家的人却在极力避免这种状态。

比如跟客户打电话沟通合作,大部分人的做法是:拿起电话,告诉客户我们的需求和报价。毕竟这件事已经做过了无数次,之前做的也都OK,早就进入了『自动完成』的状态。

而优秀的人却会刻意避免这种『自动完成』,他们最担心的就是自己『无意识』地完成了这个工作。

在拿起电话之前,他们可能先问自己:

上次我做类似的事情,有什么做的不够好的地方?

哦,对了,我表达逻辑有问题,让客户半天都不知道我在讲什么。

还有,我记得上次沟通后我曾遗漏了细节,忘记跟客户讨论。

怎么办呢?逻辑问题的话,我首先练习『结论先行』这个原则吧(记得上次李叫兽来培训的时候讲过),这次先练习一下。

遗漏细节的问题,记得上次看过一个《清单革命》,我这次就开始练习每次沟通之前列一个任务清单,这样就不会遗漏了。

在打电话过程中,他可能变打电话变有意识地去训练自己的技巧(比如训练『结论先行』)。

结束电话,他可能会想一下:刚刚是不是有效训练了沟通技巧?还有哪些可以继续提升的?我还用了什么技巧?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日常工作的所有事情,不论是沟通客户、改个公关稿件还是写一段文案,我们总是缺乏动力去超越自身极限,把事情做得更好一些。

随着经验的积累,我们只不过是越来越熟练自己已经可以做到60分的东西,越来越可以自动的维持过去的水平,但是永远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顶尖专家。

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人在某个岗位上 5 年之后,就陷入了能力增长的瓶颈——因为他已经做到了60-80分,已经做得比周围人好,已经可以满足职位的要求。

在打电话过程中,他可能变打电话变有意识地去训练自己的技巧(比如训练『结论先行』)。

结束电话,他可能会想一下:刚刚是不是有效训练了沟通技巧?还有哪些可以继续提升的?我还用了什么技巧?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日常工作的所有事情,不论是沟通客户、改个公关稿件还是写一段文案,我们总是缺乏动力去超越自身极限,把事情做得更好一些。

随着经验的积累,我们只不过是越来越熟练自己已经可以做到60分的东西,越来越可以自动的维持过去的水平,但是永远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顶尖专家。

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人在某个岗位上 5 年之后,就陷入了能力增长的瓶颈——因为他已经做到了60-80分,已经做得比周围人好,已经可以满足职位的要求。

这些基础任务所有人都可以做到60分,但如果你想成为专家,那么在其他做到60分后进入『自动完成』模式时,你的机会来了——你要做的是精益求精,利用任务刻意练习刚学会的知识,避免自己进入『自动完成』模式。

2 、离开舒适区

自检问题:你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是否离开了你的舒适区域,让你觉得需要付出额外的学习和努力才能做好?

人在面临任务的时候,心理上有 3 个区域:

舒适区——做能力范围内的事情;

学习区——稍微高出能力范围;

恐慌区——远超现有能力范围。

而刻意练习,就是想办法更多地让自己停留在『学习区』,想办法寻找难度高出现有水平的工作,或者使用自己仍然不熟练的技巧。

而长时间停留在舒适区,能力基本上很难成长。

就足球来说,这就是为什么一个非常有天赋的足球爱好者,在场上的水平永远比不上一个接受过专业训练的足球运动员(即使他天资平庸)——他们长时间停留在舒适区。

足球爱好者纯粹为了乐趣而踢球,他们享受踢球的过程,他们渴望的是下班后去足球场拔脚怒射、排解郁闷。所以他们停留在舒适区,按照自己熟悉的方式,踢着让自己舒服的足球。

而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可不是这样,他们经常在不舒服的位置踢不好踢的球,他们被教练要求增加训练量(比如昨天是 10 次 50 米加速冲刺射门,今天要 30 次 50 米加速冲刺射门),他们被要求今天专门训练左脚踢球 ……

这一切任务,都不会让我们舒服,因为很难轻易做到。但这的确是长期提高能力的必要条件——离开舒适区,进入学习区。

你可能对自己的领域很感兴趣(比如你热爱文案或者热爱商业分析),但是相信我,在任何一个领域内的刻意练习本身,都毫无任何兴趣可言——因为那意味着你需要经常去做自己不能做的事情,并且经常遇到失败、挫折。

比如,对文案感兴趣,有空的时候看看文案书、看看创意文案合集、看看李叫兽写的文章,这很放松和有趣,但是这和专业的文案练习是两码事。

在刻意的文案练习中,你找到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比如20字以内解释清楚产品是什么,同时解决消费者偏见问题、能够给读者记忆力、能够强化品牌、能够区分竞争对手……)

为了完成这个『离开舒适区』的任务,你需要用上几乎所有的文案技巧,比如『巧妙利用基模』、『指向读者利益』、『建立反差』、『附着在大众情绪上』、『策略上扬长避短』、『寻找极端且高频的使用情景』……

然后经过大量的修改、反思,再比照优秀的文案……

这绝对没有任何舒适的享受和轻松的乐趣。

同样,对商业分析感兴趣,看几本商业分析的有趣书籍(比如我常推荐的《好战略坏战略》),这和我把『扬长避短』『行动协同』等基本原则练到吐,并逼迫自己一天诊断3个困难的商业案例是两码事。

同样,业余歌手练习歌曲的时候非常有乐趣和放松,当做排解压力的方式,这和专业歌手非常紧张和困难地挑战一个高音是两码事。

任何专业的刻意练习都意味着离开舒适区——学习大量的知识,寻找困难的任务,用着自己不习惯的方式大量训练。

3. 牺牲短期利益

自检问题:有多长时间,你没有为了训练而牺牲短期绩效?

绝大多数刻意练习,都意味着短期效果的下降——因为你在用自己不熟悉、不舒服的方式做事。

比如你本来从用笔写字切换到键盘打字,一开始肯定是绩效降低的——估计刚开始你一分钟只能打5个字。

但是持续地练习之后,最终你可以一分钟打80字,而这是写字永远也赶不上的速度。

所以,如果总是追求短期绩效,总是追求这次能够把活尽快干完,就很难有刻意练习的机会。

比如之前我在练习《金字塔原理》中的逻辑表达的那段时间(记得是大二),需要一条简单的会议通知,结果过了一个小时我还没写完。

有人问我怎么这么慢。

我说我在练习逻辑化表达,等下会写出一个超牛的会议通知。

然后周围人不解:这也太费事了吧,按之前的发出去不就行了。

但是我觉得,即使这次我用很不熟悉的方式(金字塔原理),花了很多时间才能写一条简单的会议通知(牺牲了短期利益),但是将来我训练熟了,就会以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质量来完成。

这就好像学习键盘打字一样。

这样训练的结果就是,现在,我可以用远超常人的速度,清晰化逻辑化地表达复杂的观点。

很多人把精进某种技能当做工作的附加品,在最快做好当下工作的同时顺便学习一些掌握一些经验、技能。

但是如果想不断精进自己的能力,成为顶尖专家,你需要在某些时候,把掌握技能当做工作的目标呢,而不仅仅是附加品。

『既然今天的工作不那么着急,那么我今天的主要目标就是利用这些工作来训练技能,而不是追求最快把工作做完。』

比如上周『李叫兽圆桌会』结束后,我让团队的一名成员整理圆桌会的主要内容(发给客户用的),然后他很快就整理完发给我。

结果我发现整个内容提升空间很大——缺乏层次、逻辑,而且写作不够清晰。而这其实是文案人的关键能力。

所以我让他利用未来一周的时间,把这个内容整理到最好,当做自己的训练。

从业务角度来讲,这是不经济的,因为这是对客户的免费内容,本应该最快搞完交差。

也就是说,这样的训练会降低短期绩效(速度太慢)。

但是从能力提升的角度来说,这会让一个团队成员利用一个非紧急工作,最大化地学习技巧、提升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训练技能』变成了工作的全部目标,而不是工作的附属品。(当然不能所有的工作都这样做)

4. 大量重复性训练

自检问题:你在多大程度上,对某一项能力进行了大量重复性训练?

练习和实战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对专项能力重复性训练的程度。

在实战中,我们是用到所有的能力来完成一个职责——比如如果你是市场人员,你可能在一天内需要用到构思创意、检查策略、沟通乙方、撰写邮件等十几项能力。

刻意练习,则往往是在一段时间内集中训练少数能力——比如你刚学习了『扬长避短』的战略思维技巧,就要试图在所有任务中锻炼该能力。

而单纯的实战其实并不能持续地提高一个人的能力——没有一个足球运动员是每天的内容就是参加比赛。

相反,足球运动员大多数时间做的事情和参加比赛毫无关系,比如一个球员可能会花费一整天的时间练习40米外的右脚任意球;另一个球员可能整周只是在做小腿力量的训练。

而如果所有运动员每次的训练内容就是各种比赛(踢野球的人就是这么练的),就无法持续而迅速地提高能力。

所以,要想在某些领域刻意联系并最终成为专家,就需要对某些关键技能进行细分,并且进行大量的重复性训练。

而不是只去实战。

比如我最近在训练『用文案指出痛点』的能力,就找来了大量的案例去重复性训练(包括我自己过去做过的文案和即将要做的文案)。

然后,我还会专门针对这个内容搞一场培训或者写一个公众号,以强化我的单项训练。

5. 持续地获得反馈

自检问题:在我想刻意练习的领域,有哪些方法可以让我得到反馈?

反馈是指任何让你知道自己现在做的有多好,以及距离理想目标有多远的方式。

比如一个练习任意球的足球运动员,反馈方式就是看看这一脚下去,能不能直挂死角。

没有反馈的练习,就相当于没有球门,对天射门练任意球一样 —— 无法通过结果来纠正和诊断自己的学习。

所以,在你的刻意练习中,一定要加入持续的反馈。

比如为了训练团队成员的文案能力,我设计了写文案的『自检清单』,清单上分类列出了几十个文案的基本原则——比如『是否顺应了疑问』、『是否开头创造了缺口』、『是否属于粘息』等。

然后其他人只需要在写完某个文案之后,按照这些原则去自检,就可以得到基本的反馈。

『,原来这个文案忘记了创造缺口,怪不得感觉不吸引人』

除了自我检查等方式,还有的反馈就是提供一定的外部激励。

比如设置每周的团队分享会,让每个人分享自己写文案使用的技巧,分享自己本周最得意的一个文案等。(担心这周自己讲不出干货?好好练吧!)

就像前面说的,刻意练习并不是一件轻松有趣的事情,如果缺乏反馈和激励,很少有人能够长时间坚持下去。

结语

为什么通往杰出和卓越成就的道路非常明确(比如使用刻意练习),但是只有少数人选择这样走下去?

因为上面讲到的大多数方法,都与我们的本能相违背——比如大脑会自动把熟练工作归到『自动完成』,而不是继续刻意提高。

使用『刻意练习』,就意味着你经常无法轻松地完成工作、无法轻松地读书,意味着你高度集中精力,意味着你需要不停地思考、总结、反馈,并且做自己不习惯、不舒服和反直觉的事情。

刻意练习是成为顶尖专家的必要条件,如果你做的事情和上面讲的没有关系,你就永远也成为不了顶尖专家 —— 不论你有多大天赋、多久的经验和多大的梦想。

但是一旦你长时间至少在一个领域进行了刻意练习,你最终取得的成果将是非常巨大的,其中包括:

碾压并且秒杀你的大部分同行;

远超同龄人的远见卓识;

不断接近的伟大成就……

这就是为什么杰克韦尔奇可以像杰克韦尔奇一样管理企业;梅西可以像梅西一样踢球,二郎可以像二郎一样做寿司。